Beijing Opera

纪梅巡演|“梅韵流芳”上海站首场告捷!

2024年是京剧艺术大师、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也是梅兰芳先生之子、梅派艺术传人、原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为缅怀两代京剧艺术大师对中国戏曲艺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北京京剧院集结全国各地的当代梅派艺术名家新秀,于2024年3月至12月举办“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全国巡演之上海于6月7日至10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京剧演唱会》及《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大登殿》《玉堂春》《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等多部梅派经典剧目。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上海一直以来是京剧艺术发展重镇,海派京剧底蕴深厚、独具特色,堪称“京剧码头”。1913年,19岁的梅兰芳第一次赴沪登台,誉满春申,梅兰芳大师也与上海结下一生之缘。梅兰芳首次沪上演出便大放异彩,自此声名大噪,辗转于上海各个剧院进行演出,留下了许多舞台光影。与天蟾逸夫舞台也有着深厚的缘分与情感,诸多值得铭记的往事至今仍为世人津津乐道。而梅葆玖先生即出生于上海思南路梅宅,在上海的最后一次正式登台就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与上海也有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牵绊。此次“纪梅”全国巡演远赴沪上,集合京、沪两地当代京剧名家新秀,既是“京津沪”战略合作框架下的又一次“珠联璧合”,也是京剧梅派艺术在当代的一次重要集中展示,更是以实际行动缅怀、纪念、致敬梅兰芳、梅葆玖两代京剧艺术大师对中国戏曲艺术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纪梅”演唱会合影

6月2日,北京京剧院演出团队首批人员启程赴沪,积极开展前期各项准备工作。6月4日至6日,京沪两院参演演职员在上海京剧院排练厅进行座唱、说排与联排,演职员们怀着饱满的热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高度敬业的精神全情投入排练工作中,为演出的高质量呈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月7日上午,在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院长带领下,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北京日报社文化部主任贾薇,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名家胡文阁,梅兰芳京剧团副团长倪胜春等赴上海京剧院,与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共同参观排练厅、服装库房、周信芳戏剧空间、京剧传习馆等艺术生产和演出场地。随后与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党委书记杨碧云、副院长马丹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计筱岚,副院长冯钢,综合办公室主任张勤,业务管理部主任张磊,演出营销部主任张颖洁等就两院人才队伍交流培养、演出合作、搭建青年演员展示平台等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首先介绍了上海京剧院基本情况、全年演出情况、演出阵地建设、人才培养方式和剧目建设情况,并表达了对北京京剧院一直以来在演出生产工作上互联互通、全力协作的真挚感谢。

随后,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介绍了北京京剧院基本情况,剧院演出阵地梨园剧场、长安大戏院、吉祥大戏院、广和剧场等建设情况,“纪梅”全国巡演情况,以及2024年度新创剧目《红领巾》《百年首钢》等的筹备创排情况。秦艳院长表达了上海京剧院艺术家来京交流演出的热情欢迎,期待在两院的共同努力下打造金牌项目、搭建广阔平台,为更多青年人才的艺术成长提供坚实助力。

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表达了对上海京剧院此次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的衷心感谢。自签订《京津沪京剧艺术院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京沪两院合作共建日益深化,此次“纪梅”演出在剧场、档期、宣传、排练等工作安排上都体现出了战略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2025年是上海京剧院建院70周年、周信芳大师诞辰130周年、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建立100周年,北京京剧院将在上海京剧院明年的纪念活动中积极参与、鼎力支持,为演出活动的顺利举行提供助力。

上海京剧院党委书记杨碧云表示,未来将持续向北京京剧院积极学习人才培养、剧目建设、市场拓展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加深两院资源共享,以更紧密的协作促进戏曲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

最后,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名家胡文阁代表此次参演的全体梅派传人、演职人员表态,将全力完成排练演出任务,以高质量舞台呈现缅怀、致敬先辈,做好梅派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6月7日晚,上海站首场演出《京剧演唱会》隆重启幕。演唱会由上海京剧院麒派老生演员鲁肃和国家一级演员杨扬搭档主持。当晚的演唱会名家荟萃、新秀济济,现场气氛热烈、返场不断。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梅派青衣演员炼雯晴,国家一级演员、梅派青衣田慧、高红梅、郭睿玥、李国静,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梅派青衣演员刘烁宇、路洁、白金,国家一级演员、梅派青衣窦晓璇、张馨月,加拿大爱城京剧研习社优秀梅派青衣严庆蘋,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名家胡文阁、张慧芳,上海京剧院梅派名家史依弘等两院团梅派艺术传承人齐聚亮相,先后献唱二十余段梅派经典。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裘派花脸演员王瀛政,优秀青年谭派老生演员马博通,国家一级演员、李派老旦康静,国家一级演员、杨派老生杨少彭,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余派老生傅希如等多位梨园新星、流派名家轮番登场,为演出增色添彩。更有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叶派小生名家李宏图,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老生名家杜镇杰以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谭孝曾加盟助阵,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让戏迷过足戏瘾。演出在全体参演梅派弟子合唱的《梨花颂》中落下帷幕。

合唱《梨花颂》

加拿大爱城京剧研习社 严庆蘋

本场演出票开售不久便满场售罄,为答谢热情支持的戏迷观众,在演出当日上午又加开少量余票,仍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演出当晚,现场观众们叫好声此起彼伏、掌声经久不息,热烈的氛围也让台上越演越有劲,数位艺术家热情返场,整场演出热火朝天。谢幕时,观众们为演出的精彩送上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掌声,演出结束后,演职人员通道门外还有许多热情观众守候,请主演们在节目册、票根上签名,合影留念。许多不远千里从外地赶赴而来的戏迷观众纷纷表示“来值了!”“买了全套纪梅演出,明天我还来!”“端午假期就跟天蟾过了!”火热的观演氛围令两院演职员们倍感欣慰,更以“一棵菜”的协作精神全心全意投入到后续的排练演出工作中。

(文章转载自北京京剧院微信公众号)